在產業融合背景下,傳統農業鄉鎮依靠農業種植、家禽養殖的單一產業發展模式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產業結構變化。而農旅融合發展作為新業態將較大程度地改變傳統農業鄉鎮產業發展格局,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根據地理位置、資源稟賦,以農旅融合發展為理念,可以提出傳統農業鄉鎮旅游發展框架。
培育農旅融合產業經濟
單一的農業經濟由于農村落后的生產經營模式,造成經濟增長緩慢,直接影響農民收入水平提高。農業需要具備長遠發展的經營理念,突破傳統思想束縛,讓農業生產由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在優化產業結構調整中,開辟新路徑、尋求新突破,成為農村經濟增長的重點,而旅游產業與農業具備高度的融合性、交叉性,為農村經濟可持續增長提供了新視角。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常規的旅游形態已經不能滿足大眾旅游者的需求,這為農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市場基礎。同時,農旅融合可以有效打破彼此的邊界禁錮,資源相互有效利用。因此,農旅融合通過兩個產業的優勢和劣勢的互補,可以產生1+1>2的經濟效益,培育農旅融合產業經濟將成為傳統農業鄉鎮經濟新的增長點,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與旅游業功能融合
從產業融合的角度分析,農業產業中“農、林、牧、副、漁”與旅游產業的“吃、住、行、游、購、娛”在產業鏈上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度,在農業產業鏈中,挖掘旅游價值,創造農業生產、景觀、文化、生態與旅游產業“吃、住、行、娛、游、購”融合點,形成經濟集合。例如,農村田園生活賦予旅游功能后,可以形成農業觀光、田園采摘、科普教育、民宿體驗等農旅融合項目。顯然,農業與旅游業功能融合,為延伸農業功能,豐富旅游活動內容,完善旅游產品體系,滿足旅游者新的、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創造了條件。
保護農業景觀生態價值
農業景觀生態價值體現在為旅游者提供親近自然、享受閑暇鄉村時光的機會。傳統農業鄉鎮應巧妙利用農村自然條件,使村落與山水、良田有機融合,形成山水田園和諧共處的大景觀格局。因此,完善農業景觀和農村風貌塑造是傳統農業鄉鎮向旅游農業鄉鎮轉變的重要途徑。當前,要實現農業景觀生態價值,就是要保護農業景觀生態,這也是傳統農業鄉鎮轉型發展過程中主要內容。在農旅融合產業發展過程中,應注意鄉村原始風貌,村落建筑要有鄉土氣,具有地域特色,保護好鄉村特有的田園風光,重點保護溪流、山丘、樹林、植被,提高農村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在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規劃田園資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